记者最近在湖南省长沙市调研发现,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以下简称人行长沙支行)等部分金融单位以“解决职工住房困难”“改善职工住房条件”为名,变相搞集资建房,在长沙市郊区兴建高档住宅。这在当地群众中引起强烈不满。
记者日前来到长沙市区往北十余公里的开福区捞刀河镇伍家岭村。在优美如画的青山绿水间,有个现代化小区——银宏小区。这个小区气派非凡,散布着320栋联体别墅,小区名称中的“银宏”两字,隐约透露出与银行系统的渊源。
记者了解到,银宏小区是人行长沙支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建设的,当初建设的理由之一是“解决职工住房困难”。银宏小区占地850亩,640户别墅中,人行长沙支行职工占了一半以上。国家有关部门为防止部分单位变相福利分房,已停止审批党政机关集资合作建房项目,只允许住房困难户较多的工矿区和困难企业利用自有土地集资建房。显然,银宏小区不在此列。
“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房子,听说一个楼梯扶手、一个浴室精装修就要花几万元,我们农村可以盖一幢漂亮房子了!”伍家岭村的农民老刘指指身后大片依山傍水的豪华别墅区说,“以前那里是菜地、山林和稻田,现在被圈起来建成别墅了。”
人行长沙支行行长缪曼聪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这不是别墅,是‘联体房’。”
银宏小区名义上应该是“解困房”。但是,记者却很难将这个“庄园别墅”与“为解决职工住房困难而建的解困房”联系到一起。记者在银宏小区采访时了解到,这里的户型均为一栋两户的联体别墅,独门独户,临山观湖,皆配私家车库;每户面积大的超过230平方米,小的也有160多平方米。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该小区的水景湖泊就有六个,分别为月湖、桃坞泉、樟香泉、荷露泉、柳丝泉、杏雨泉,水域面积超过100亩,碧波荡漾,垂柳依依。
银宏小区不仅环境优美,容积率极低,其配套设施也是“大手笔”。所有干道均为柏油路面,路牙都用大理石镶嵌。据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的一份材料介绍,小区内绿化树木多达上千种,所有草坪均为高档地毯草,四时花卉有20多个系列、3000多个品种。记者甚至还发现一辆专门服务于小区的消防车。
“路是专修的,消防车是专用的,山水田园风光圈占到小区围墙里是独享的。这在全国商品化别墅市场上都很罕见!更值得有关部门关注的是,银宏小区实质上是有关部门借商品房开发、委托代建之名搞的变相集资建房,如此豪华的庄园,能是个人买单吗?”长沙当地知情的群众提出了质疑。
对此,人行长沙支行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银宏小区不是单位集资建房,而是商品房开发,都是职工自己出的钱。
但记者了解到,其所谓的“商品房开发”,不过是人行长沙支行找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出面拿地、代做建筑,以方便报建,通过相关检查,真正在幕后操办的是单位自己。
真实的情况是,小区的规划设计是请人做的,圈占的土地价格十分便宜,钢材、水泥、金属门窗等建材也是单位自己采购的,只是由委托的房地产公司负责施工,所以别墅造价便宜;再加上建筑商“只收建筑费用,给的是成本价”,所以最终该别墅的均价低于市价,每平方米的卖价连2000元都不到。
记者了解到,银宏小区占地850亩,但只有310亩土地是征用的,其协议出让价比较低;其它的500多亩山林、水面、菜地则是“以租代征”“承包”了50年,50年内农民无权处置这些土地,每亩地每年只能得到微薄的租金。而“以租代征”恰恰是国土资源部明令禁止的占用土地的违法行为。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谭秋桂对记者表示,像这样以解决职工住房困难、改善职工住房条件为名,进行集资建豪华住宅,实际上是侵占公共资源、为小团体谋私利的行为,甚至是一种福利性集体腐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变相的集资建房在全国很多省市都存在,而且客观上使得一些强势部门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拥有第三、第四套廉价住房。相比之下,国家政策中明确支持的“住房困难户较多的工矿区和困难企业”却因为缺钱等原因难以享受到集资建房制度的好处。
与人行长沙市支行同在一城的长沙市铬盐厂是一家停产企业,位于市郊湘江边的三叉矶,有职工1000多人。记者到这里采访时发现,职工们普遍还住在上个世纪70年代修建的单元楼里。楼道狭小,墙壁斑驳,红砖裸露,杂草丛生。
留守工人龙某告诉记者,他们家三口人,就住在4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房龄已经30多年了。每次和家人望着湘江对岸繁荣的长沙城区,感觉反差很大,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