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浙江绿城集团在杭州城西开发了桂花城,一举奠定其江湖地位,并在此后拉升了这一区域的发展。2002年,绿城来到房山,开发了同样堪称经典的百合公寓,试图复制桂花城模式。四年下来,收获虽然也有,但绿城以项目带动区域提升的初衷未能完全实现。
几年来,房山绿城百合、加州水郡等项目已为市场所熟知,最近热卖的梧仗爱街区也位于房山,但在普通市民的印象中,房山依然是个遥远、陌生、落后的地方,它在人们心中的定位也很模糊,从未像CBD、中关村、中央别墅区甚至通州的“CBD后花园”称号那样响亮和明确。
包括在房山深耕数年的开发商等业内人士均认为,房山楼市开发普遍存在一种“本地化”现象和惯性,即区内企业开发各自为政,彼此之间较难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板块成熟。另外,市政和交通配套跟进不及时,也是房山楼市难以火爆的重要原因。
最新的市场消息显示,通州、大兴区的楼盘单价已达6000余元。三年前,同是远郊区县的通州、亦庄、房山被规划为北京市11个卫星新城之一,带给市场无数的想象。当时,三区域的房价基本都在3000元左右。然而,三年过去了,前二者飞速发展,人气鼎盛,新城轮廓俨然,房山却依然步履维艰,不为人知,其房屋均价较另两区域低20%左右。
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2006年房山区房屋均价为4051元/平米,其中普通商品住宅均价为3698元/平米,别墅产品均价为6730元/平米。在房价飞速上涨的2006年,市区均价达到近万元,通州均价从4000多元涨至6000元,而房山房价还在4000元左右徘徊。
开车从六里桥直到房山区政府所在地良乡,一路上可以看到不少房山项目的路牌广告,百合公寓、加州水郡、世界名园、山水美地等等,但据记者走访多个项目现场了解,除了少数几个项目比较好卖之外,大多数项目今年以来的成交量都不大,受去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影响,当初规划百万平方米以上的大盘很多延迟推出后期。在今年的春季房展上,来自房山的项目占了一大半,似乎可以看出其对市场需求的渴望。
房山地域辽阔,开发较晚,至今各个项目之间距离遥远,产品没有连成片区。从市区到房山,目前只有917、933、616等少数几路公交车,高峰时段很拥挤,而且9点以后就不发车了。
自驾车从六里桥出发沿京石高速前往房山,京石高速路况良好,而且基本不堵车,但是沿途若要出高速需在收费站处交费。从杜家坎出口出去交5元;返回高速路后继续南行,至良乡出口的收费则为10元,出去后可至两个项目,一个是水墨林溪,一个是绿城百合。
每天往返20元左右的高速费,对购房者是一笔额外的负担,交通因此成了区域发展落后的一大原因。两年前,房山区政府曾宣布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房山到市区的轻轨将在2008年通车。但之后由于合作方面的原因,没有了下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房山房地产开发一开始就以本地企业为主,开发的产品主要卖给房山区内居民。后来虽然有绿城等品牌企业进驻,但前者依然占主力,而本地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实力不足、产品同质化、营销辐射力窄等问题。“我们老板就是房山本地人,这个项目开发完了,还不知道下一步做什么。”房山一正在热卖项目的操盘手说,老板对整个区域的状况不感兴趣,只要自己的项目好卖就行。
与此可作对比的是朝青板块,由于众多品牌企业的进驻和合力,只用了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了京城最炙手可热的住宅集中地。而房山自从2002年左右绿城、首创等品牌企业进驻,之后的几年很少再有重量级的企业来房山投资。业内人士认为,这也与房山土地资源未能合理分配和利用有关。
在引导房地产业发展上,房山区政府始终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积极引进高品质开发企业进驻,将引入公司限制在10家左右。但该举措未能阻止房山区内村、镇一级对土地的非正常使用。
近日,市国土资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公布了对房山青龙湖镇某别墅项目非法占地的查处结果:对区内144栋违法别墅,拆除85栋,没收59栋,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集体土地4.7亩。非法建筑和乡产权房屋的盛行,也使得房山房地产业发展遭遇土地资源瓶颈。
据中大恒基不动产营销市场研究中心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在售“小产权”楼盘中房山区最多,约占26.3%.“房山生态、旅游、大学城等因素之间缺乏联系。”绿城百合项目副总经理虞沁文认为,房山定位模糊,大的开发商大多有拿地“造城”的能力,但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配合,而目前房山区政府在交通配套、服务等方面的经营理念还不够,对房地产业支持的声音也不够。
低密度花园洋房、水景公园、中心湖……在房山绝大多数项目中,这些词汇出现的频率几乎为百分之百。房山区内拥有十渡、百花山等多处风景胜地,空气质量良好。其实,房山只要将普通住宅建成精品小区,向生态型、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