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 综合新闻

2015成都秋季房交会观察:开发商的“穷游”之旅

来源:锐理地产网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9日    更新时间:2015/10/19 16:08:59    

2015秋季)第46届成都市房地产交易会已于10月5日落下帷幕,本次房交会约114个楼盘、13个保障房项目,约25家开发商参展,较2014年秋交会减少98家,较2015年春交会减少86家。无疑,这是有史以来参展开发商最少的一次房交会。如果说过去的秋交会是开发商的国庆五日豪华之旅,那么这一届的秋交会,开发商们真的算是来了一次资格的“穷游”。

参展规模缩小:本次房交会,从场馆、参展企业数量、参展项目数量来看,堪称“迷你版”,规模大不如从前。而品牌房企依靠房交会宣传的积极性也大大减弱,本次房交会仅有万科、蓝光、蓝润、中铁二局持续参展,而保利、绿地等开发商缺席,龙湖、华润等持续未参展。往届房交会上随处可见的、拦住你去路递上资料的二手房中介,在这次展会上也难寻踪影。

优惠力度不大:本次房交会的额外优惠集中于1-3%,蓝光部分项目达5-7%,项目多以“一口价”“特价房”等优惠方式吸引购房者,同时本次主办方现场有4000元/套的优惠券可领取,同时还有半价拍卖吸引人气的活动。比起动辄10%以上的优惠,这样的优惠幅度,并不足够吸引人的眼球。

营销手段常规:本次房交会营销亮点不足,手段多为模特站台、巡展举牌、派发DM传单等,并无特别的新意。而一些卡通形象的卖萌互动,也很难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扫描二维码在展会上则是较为流行的营销手段,几乎所有的开发商都把二维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等待购房者的扫描。

改善项目居多:主城区参展项目中,单价万元房项目占据半壁江山,价格集中在10000元/平方米以上,相比往期参展项目均价大幅提高,其次是6000-8000元/平方米。郊县参展住宅项目均价8000-10000元/平方米的占比大幅上涨约20%,单价万元以上的项目占比上涨约8%,而8000元/平方米以下的项目占比均小幅下降。

通过这些现象,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政策日趋宽松,但市场的持续低迷,让开发商的营销显得没有过去那么豪气,倒像是来房交会搞起了“穷游”:销售优惠力度不大,抽奖奖品拿不出手,大型特色活动几乎消失,甚至有开发商发资料不送袋子,就连展位的搭建都显得大不如前。不少人感叹,“房交会买房再也捡不到欺头了。”

其实,这未必不是一个好现象,开发商的价格低不下去,说明开发商早早就在以诚意价格卖房了;也说明房子已经没有那么多的利润空间,价格已经是降无可降;当然,还能说明房子这种商品供大于求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购房者拥有了足够的时间和选择余地。他们不用担心买不到房,更不用担心工资上涨的速度跟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他们有时间对房子进行货比三家的选择,当然也会对房子提出更多的要求,而展会上更多的改善项目的出现,也正是迎合了购房者们的各种新的需求。

另外,还有更“穷游”的开发商:有一些未参展开发商在展外抢夺客户,包括恒大、华宇、中粮、华润、佳兆业等在内的品牌开发商,他们以行销派单的方式在场外带走部分客户到其售楼部。还有不少多盘齐发的房企,更是尝试打造自己的房交会,吸引广大购房者的关注,华侨城开起了“感恩成都,华侨城十周年房交会”,绿地更是在春熙路搞起了“500强环球跨界房交会”等等。

10月12日,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发布《2015年第二次公布成都市中心城区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平均交易价格的通知》,通知内容显示,二环以内按建筑面积计算的住房平均交易价格为11500元/平方米,二环至三环之间为9500元/平方米,三环以外为9000元/平方米。与今年4月15日第一次公布的均价相比,全面上涨,二环内均价上涨150元/平方米,二环至三环之间上涨500元/平方米,三环外上涨50元/平方米。

锐理数据对整个大成都住宅市场的监控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大成都范围内,商品住宅备案均价分别为6604元/平方米、6823元/平方米、7245元/平方米,不仅价格再涨,而且第三季度的环比涨幅还比第二季度高出不少!然而第三季度,商品住宅的供销量较第二季度却有相当幅度的萎缩,三季度备案面积环比减少22%。

从两年前刚需当道的市场,到如今艰难去库存的行情,积压最厉害的,自然是刚需产品,血淋淋的市场告诉我们,被涨价的原因是,没有那么多刚需客户买房了,改善型客户增多的势头比预料中要猛得多,今年前三季度,110平方米以上的改善型产品的成交比重占到了31%以上!当然,重新开始积极置产的高端改善型客户也在其中。

房地产行业的“金九银十”,尽管没有以前那么热火朝天,尽管开发商花钱也更加谨慎,但它正在以更多元化的方式展示在人们面前,未来房交会本身的作用或将逐渐削弱。整体而言,2015年成交量会有所上升,成交价格会止跌企稳,甚至出现小幅攀升,但幅度不会太大。另外,受二套房利好政策影响,改善类住宅需求或相对增多,出现“被涨价”这样的情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