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 综合新闻

60/70/80/90后 谁才是楼市真正的购房生力军?

来源:搜狐焦点网     发布时间:2015年2月13日    更新时间:2015/2/13 9:41:43    

      近日,我国“人口进入拐点,楼市面临考验”的论调又甚嚣尘上。这个论调里涉及到两个拐点,一个是“人口拐点”,另一个是“楼市拐点”。这两大拐点到底有怎样的联系?如果按年代分,60/70/80/90后,谁才是当前楼市购房生力军?且看小编的简单分析。

  我国人口结构情况

  劳动年龄人口2012年过转折点购房主力军规模减少

  与所有商品一样,面对将近十四亿的人口,房地产确实存在很大的需求。但对于买房这一行为,一般来说劳动年龄人口(15岁~64岁)才是购房的主体。

  2006年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报告》指出,15岁~64岁总劳动力要在2016年才达到高峰。但是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2011年劳动年龄人口超过10亿,较2010年增长345万人,而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较2011年只增长了120万。说明总劳动力在2012年就将开始出现负增长。

  另据方正证券研究所提供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之后,20-64岁劳动力开始负增长,下降速度将超过日本。

  总而言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在2012年出现了转折点,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购买的主力军规模已经在减小了。

  购房适龄人口2015年达峰值楼市购买力不足

  分析房地产需求,相对于劳动年龄人口,还有个更精确的指标,即购房适龄人口(25~49岁)。

  2010年我国购房适龄人口约为5.47亿人。据推算,2015年达到5.68亿人口峰值,但从2018年开始加速下滑,到2020年、2025年分别下降到约为5.43亿人、5亿人。

  也就是说,从2015年左右起,中国购房适龄人口数量开始下降,房地产购买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甚至出现结构性的购买力不足。

  60/70/80/90后购房能力分析

  60后最有实力的购房一族

  60后的群体如今正处于一个买房“不惑”的阶段。与年轻一代相比,他们的经历丰富,处于事业发展的黄金阶段,因此经济条件优越,有较强的购买力。大家多注意一下身边的60后同事或者领导就会发现,他们几乎都没有经济上有压力的。同时,他们中最早的一批60后即将步入老年,他们打算换房以享受生活,因此他们对住房的总需求较大,购房欲望更强烈。

  70后换房需求旺盛但略显尴尬

  70后是相对幸运的一代,部分人赶上了单位的最后一波福利分房,不用花费分文就可以住进铺满阳光的新房子里,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没有搭上最后一趟福利房“班车”。但是对于现在购房的70后来说,年龄都在34至44岁之间,这个年龄圈层的人大多正属于事业与家庭生活都渐入正轨的阶段,尤其是相当一部分人群都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家庭结构变化,从原来的二人世界升级为三口之家,这样一来,原先的居住环境恐怕就显得稍有不足,因此,对于这一群体来说,买房不仅仅是为了居住,更多是为了家庭。为了工作方便,为了孩子上学更加便利,或是为了居住环境更好,生活更舒适。而70后在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上,他们远远达不到60后人群的水平,与80后人群相比,又不具备这群人的潇洒与不拘,处在两者之间的他们,确实显得有些尴尬。

  80后积极攒钱买房只为脱单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最早一批迈入30岁门槛的80后中,只有73.8%的人结了婚,而70后在30岁时,近九成的人都已成家。至于压力,在30岁时,80后有40.6%的压力体现在房子上。可见80后在买房这个问题上,压力还是很大,晚结婚就少给自己带来一些房子上的压力。但现在许多80后眼看就要年过30,奔向“剩男”“剩女”,所以现在绝大多数的80后买房主要还是是为了结婚。80后的消费理念往往没有约束,经常出现“月光”现象,但为了购房大多开始变得勤俭节约。

  90买房不用愁钱不够“四老”来凑

  相比于80后,90后有更好的条件去选择房产,他们中的大多数家庭由父母来支付首付。其背后的父母60后,在岗的大多处于企业单位中高层,有学历,有经验,曾经是天之骄子的一代(80年代大学生,中专生,初期下海者等),从商的也是久经商海沉浮,有了一定的积累,自身住房条件往往不错,还有能力支援90后子女读书、就业、购房,其中有些条件好的家庭已经储备2套以上的房子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