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是总部位于深圳以旧改为主营业务的房地产企业佳兆业近日的真实写照。从去年12月份被深圳叫停其公司所有楼盘交易,到佳兆业主席郭英成宣布辞任主席职务,再到近日股价暴跌、传出破产重组传闻,佳兆业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甚至被外界认为可能遭遇灭顶之灾。对于这些传闻,佳兆业方面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一切消息以公司公告为准。
否认破产重组传闻
1月6日下午,市场传出爆炸性消息,有媒体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佳兆业集团一切抵质押手续和债券主张暂停,佳兆业集团董事会于6日下午最后达成破产重组意见。
这条消息引发市场巨大震动,佳兆业于6日夜间否认该消息,称没有召开董事会,也没有达成所谓决议。
紧接着第二天,也就是1月7日,佳兆业在港交所再次发布公告表示,“本公司董事会注意到,在2015年1月6日有若干新闻报道刊载,董事会已经通过本集团清盘及重组决议案。董事会谨此澄清,董事会于2015年1月6日并无举行会议,而本公司亦没有通过任何本集团清盘及重组决议案。”
祸不单行,佳兆业在传出破产重组消息之前数小时,也是就1月6日早间,佳兆业集团公告称,2014年12月31日,公司接到集团两个项目伙伴的通知,内容有关深圳市龙岗区的两个市区旧改项目。合作伙伴称佳兆业集团已违反这些项目的合作协议,并声称行使终止合作协议的权利及要求退回合作人为该项目支付的12亿元。同日,负责上述融资协议的贷款人也表示佳兆业集团构成违约,要求上述费用连同应计利息及所有其他未偿还款项即时到期应付。佳兆业集团并没有在公告中说明龙岗区项目违约的原因。
截至2015年1月5日,除上述12亿元撤资通知和汇丰融资协议4亿港元还款通知之外,佳兆业集团未接到其他债权人的还款通知或要求。目前佳兆业集团负债7.97亿元,已在其年期届满时到期应付。为了筹措资金,佳兆业已将去年8月刚买下的一个上海地块出售给万科集团。业内人士坦言,未来佳兆业的融资将会变得非常困难,可能还会有更多资产出售。
不过,正是由于4亿港元的汇丰银行贷款违约,佳兆业集团多只离岸债券在场外市场出现价格大跌。媒体报道称,1月6日,有市场消息人士透露,一只2018年到期的佳兆业债券价格已经跌至34-37美分(面值1美元)左右。“目前市场成交还比较活跃,有些人担心违约希望尽快出售,其他一些人则觉得公司基本面不错而趁机低价买入。”
近日,二级市场上,佳兆业的五只离岸债券迅速变身为“垃圾债”,债券价格自从去年10月中旬以来一路暴泻,目前平均价格已经由1美元的债券面值腰斩至40美分以下。
佳兆业的灭顶之灾?
“难,我们现在真的很艰难,一直在跟政府部门积极沟通,但还没有结果,一旦有消息我们也会及时发布公告,现在的情况还是要以公司公告为准。”1月7日,佳兆业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现在佳兆业最大的问题在于旗下深圳楼盘交易被禁止,这导致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2014年12月,佳兆业突然被深圳政府部门暂停旗下所有楼盘交易,这让外界大跌眼镜。媒体报道此事与佳兆业主席郭英成卷入去年10月的深圳市原政法委书记蒋尊玉涉嫌严重违纪案有关。此后郭英成一直身处香港,未在公开场合露面,并于去年12月宣布辞任主席,将大部分股份售予生命人寿。但深圳市政府随后将对佳兆业的项目销售限制,延伸至暂停其规划、报建的审批,等于佳兆业所有业务陷入停顿。市场人士认为这可能会导致佳兆业的灭顶之灾。
2014年12月28日,佳兆业集团发布公告称,时任集团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的谭礼宁、首席财务官张鸿光宣布辞职。截至目前,该公司尚未宣布这两位高管的接替人选。
随着佳兆业危机的不断发酵升级,国际评级机构纷纷下调其信用评级。
继穆迪近日因佳兆业集团两位高管辞职而下调其信用评级至B3后,1月6日,标准普尔也宣布,将佳兆业长期企业信用评级由“BB-”下调至“选择性违约”。与此同时,佳兆业集团的大中华区信用体系长期评级由“cnBB+”下调至“选择性违约”。
穆迪高级分析师梁镇邦曾表示,穆迪方面下调该企业评级,反映了穆迪担心佳兆业集团两位重要高管的辞职,加大了深圳项目遭限制和暂停之后公司应对业务中断能力的不确定性。
“两位高管对于佳兆业集团的融资战略、境外融资活动、投资者关系以及日常管理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负面因素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公司的现金流将会削弱,流动性风险将上升。”梁镇邦表示。
标普分析师李俊文表示,佳兆业集团在2015年1月8日支付下一笔利息(2020年到期的票面利率10.25%的5亿美元票据的约2600万美元利息)的能力存在较高风险。该公司目前拥有25亿美元未到期海外债务,都具有交叉违约条款。
本报记者接触的一些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接盘佳兆业最大单一股东的生命人寿,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有望扭转佳兆业目前的不利局面,并帮助其脱困。不过,也有分析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佳兆业旗下项目不能及时被政府部门解禁的话,将无法回款,并很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并导致其危机不断发酵,甚至有可能导致其灭顶之灾,等到那时,可能破产重组反而是对企业的一种最好的保护措施。不过,对于佳兆业来说,目前最要紧的是如何处理好旗下项目销售解禁和资金问题。佳兆业能否躲过这次灾难,还需市场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