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成都房地产市场上,政府、开发商仿佛被打了鸡血一般,房贷、公积金等政策利好频繁空降,楼盘优惠促销遍地开花,但是,不管开发商与政府的合作多么天衣无缝,被房价所累的购房者们仍旧不为所动。面对一拼到底的成都房地产市场,购房者的冷淡是对楼市前景不明的迷茫所惑,还是坐等抄底的投机心理作祟?为了一探购房者的消费心理,2014年11月20日-12月31日,上至60后,下至90后,面向成都各年龄层人群,搜狐焦点网成都站特别发起了“2014拼了!”年终置业主题大调查,此次调查共有2124名网友参与。统计结果发现,原来,大伙儿在买房的问题上是这样子的:
80后是购房生力军 外地人群成消费主体
此次调查显示,在性别方面,男性以7成比例压倒性的成为购房决策力量,果真在类似房子这等大宗商品的采购商,男性担负着绝对的责任与话语权。从年龄分布来看,购房大军中,事业趋向稳定,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80后以55%的过半占比成为不可撼动的存在,其余依次为70后、60后与90后。由此可见,毕业没多久、积蓄几近零的90后们距离买房问题仍然很遥远,甚至确有“不买房”的倾向。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购房者主要来自外地人口,约58%,成都本地人的购房需求反而没那么浓烈,约37%。近六成的外地人希望在成都落户安家,除了成都作为西部大开发引擎所具有的吸引力,还离不开房贷新政,公积金贷款异地申请等政策的利好。
改善型购房人群还未释放 刚需仍是最大需求
发展下的城市不断扩容,人们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大,除了地段这一决定买房的头等因素,公共交通工具正日益成为人们选择居所的第二大要素。在此次调查问卷中,公共交通与电动车出行依然是购房者主要的出行方式,而使用上述交通工具出行的这类人群,在买房时,考虑的更多是价格偏低的刚需住宅;拥有私家车的购房者占33%,是考虑购买二套住房的潜在购买力;步行出行占比约3%,这部分人上班到住的地方很近,会考虑选择在单位周边购房。
从交通工具的使用上也不难看出,经济能力条件一般的人群仍是多数。调查显示,现阶段居住的房子为首套房的人群有70%,二套房占30%。虽然房贷新政已经落地,但是政策发酵还在缓冲期,改善性购房人群还未得到完全的释放,所以目前刚需仍是最大需求。
6000元/㎡是网友最中意价格 90-120㎡户型受偏爱
房价一直是购房者最关心的问题,据悉,截至上周成都主城住宅均价约10283元/㎡,下半年,成都房价一直在万元上下小幅波动,而调查显示,4.5%的网友接受4000元/㎡以下房价,38.3%的网友表示房价在4000-6000元/㎡是最容易接受的,其次是6000-8000元/㎡,能够接受万元以上单价的仅2.1%。无独有偶,在成都房地产市场中,4000-6000元/㎡的刚需产品受到关注度相比较高,6000-8000元/㎡的改善产品则受到换房者的追捧,问询万元以上项目的就十分鲜少了。
房价方面,整体来看购房者最中意的是6000元/㎡左右的楼盘项目;面积方面,33%的购房者对90-120㎡的户型情有独钟,事实上,90-120㎡户型是当前市场上的主力产品,以三房与四房为主,因功能分布、划分、居住舒适度上等综合度高,选择三房的网友占比近五成,49.7%。其次是60-90㎡的面积段,多为首次购房的年轻人考虑,80、90后居多。由于两代同堂、三代同堂、五口之家等家庭结构的购房人群对居住舒适度要求更高,所以他们在面积上的要求就比较大,121-140㎡的户型自然成为他们的首选。
置业向东 房价与交通成为区域选择主因
除了面积区间与户型要求,人们在选择居住区域上虽然各有偏爱,同时关注多个区域的也大有人在,但仍会跟着城市发展的大方向走。成都“城市向东、向南发展”众所周知,天府新区的成立、产业结构的升级更是给购房者新的吸引力。调查显示,32%的置业人群对在城东买房颇有兴趣,30%选择在城南买房子,30%的人群两个区域都在关注,举棋不定,还在做抉择。
考虑到交通、生活的便利性与生活配套的成熟度,37.9%的置业者看中二环至三环;考虑到价格低廉与轨道交通的发展,25.6%的置业者选择了三环外。而身处价格两极的绕城外与中心城区各占17.8%与18.7%。
47.1%网友看跌2015年房价 1/4选择听专家
元旦已至,未来房价究竟何去何从是购房者最关心的问题,救市组合拳已经尘埃落定,年末不动产登记条例施行期的落定又给2015年的成都楼市带来种种猜测。网友对2015年房价走向有着自己怎样的判断呢?调查显示,47.1%的网友看跌2015年房价,认为不会涨,31.6%的人认为2015年房价会涨,而21.3%的人选择听专家的。
2015年成都房地产市场会上演怎样一出好戏?购房者又该如何抉择?搜狐焦点成都站将继续关注,帮购房者探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