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双11”已经过去一月,但商业大战硝烟仍未散尽,而且马上又迎来第二波——“双12”大战,传统零售业不断遭受来自电商的冲击。与此同时,面对年终盘点,和全国许多大都市一样,成都各大卖场租金居高不下,也令大小经营商家倍感头疼。
那么,作为经营商家的重要成本,以及影响其经营收益的重要因素,成都各大卖场的租金是多少?每平方米的月租金最高几何?在遭遇电商等不利因素冲击下,成熟口岸的卖场租金有无增减?对此,四川日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商场
租金高低 看楼层更看商圈
“一起去逛太古里吧!”这句话成为近日成都微信朋友圈的流行语。其引发的连锁“钱景”,更是引起了多方关注,其租金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纵观全成都,随着城市多区域中心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建设路商圈、人南商圈、城北商圈、东二环商圈等各大商圈,不断分流传统春熙路商圈的客群和人气。对于成都的新老商业卖场,四川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成都上百个大小商场租金差别大,商圈不同以及楼层、位置、品牌不同而大相径庭,既有低至60元/平方米的月租金,也有每平方米高达上千元的月租金。其中,决定租金价格的因素中,商场所处的商圈和口岸是重要指标。
据记者调查,目前成都商场收租方式大体有两种:一是保底租金;二是销售扣点。春熙路商圈的伊势丹、伊藤、王府井便多以扣点的形式收取商家租金,根据品牌的不同以及铺面的大小来决定抽取营业额的比例。比如北京华联招商部的唐经理告诉记者,李宁专柜的抽成为20%左右。
而春熙路商圈以外的其他商场租金则显得“温柔”一些,记者从某男装品牌了解到,金牛万达广场3楼租金为每月250元/平方米,物业费每月50元/平方米;交大凯德店3楼每月租金180元/平方米,物业费40元/平方米。而在城南商圈的凯丹商场则贵出许多,1楼租金每月为600-700元/平方米。
不过,成都商场最贵的租金出现在IFS国际金融中心,其首层最高报价租金已达每月1800元/平方米。据了解,刚刚开业的远洋太古里同样定位高端,但租金和店铺面积暂不对外公布,商家如果有意入驻,需将自己的品牌、年经营额、所需面积、是否在其他卖场有专柜等情况的详细说明以邮件形式发送给公司,再由公司根据品牌知名度和经营额统一进行筛选,实际租金与IFS相差无几。由此可见,决定商场租金的因素仍然是商圈的繁荣程度。而每个铺位的租金高低,则是由所经营的品牌、面积及楼层来决定的。
卖家
租金太贵 盈利空间很小
对于商家而言,租金是其经营的固定支出和重要成本。面对居高不下的商场租金,中小商家们生存现状又是如何?
曾经,九方购物中心负一楼的筷乐季是高新区管委会附近上班族们最为熟知的快餐店之一,但在大约半年前该快餐店却突然歇业。“租金压力太大,一年赚的钱几乎全部交了租金。”筷乐季顾老板告诉记者,该铺面162平方米,租金为230元/平方米·月,物管费为45元/平方米·月,另外还有8元/平方米·月的推广费,每月仅交给九方就是45846元,一年是550152元,再加上员工工资、水电费等固定支出,在下午和周末几无人气的情况下,唯有亏损关门。“我们一共投入了80万元,结果一分钱都没有收回来。”顾老板无可奈何地说,“商场采取两种方式收租,一种是固定租金,另一种是按照营业额的20-30%抽成,哪一种多就按照哪一种计算。租金确实让我和合伙人不堪重负。”
租金压力并非只出现在小商家身上,快时尚品牌优衣库也难以承受高租金压力,2014年内陆续关掉了万象城和凯德魅力店两家店。“魅力店约七八百平方米,商场按照营业额的7%抽成,一年下来几乎没有赚钱,所以关掉门店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优衣库成都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万象城店同样也是如此,虽然商场免了我们的物管费,但由于门店在负一楼,位置不是很好,7%的扣点下,几乎没有任何盈利空间。”
不过,对于一些主力店而言,新开商场不仅不会收取租金,还会补贴为数不少的装修费。“商场为了更好地进行招商,主要靠主力店吸引人气,有一定的免租期,但后期经营往往不尽如人意,通常会出现亏本的情况。” 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分析师唐蜜告诉记者,“从传统的百货业发展到如今的购物中心后,商家更多的是引进一些品牌进入购物中心,借助品牌效应吸引人气,从而对消费者和人流起到引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