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绿地规划什么样
未来新区将呈现出一个“人居环境优良、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宜业宜商宜居的生态型新区。它将依托新区内优越的山水资源,通过优化绿地布局结构、提高绿地配置水平、丰富城市景观效果、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措施来建设。规划在天府新区内构建“一区两楔八带”的生态绿地系统结构。
风貌特色定位什么样
根据规划,在保持现有良好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全面完善、优化人工环境和人文内涵,创造具有国际时代气息与地方独特魅力于一体的城市景观风貌。突出展现“田园城市”和“产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国际化现代新区”的景观特色。景观风貌特色定位为人文与生态和谐、都市与自然共融、现代与传统呼应的“现代生态田园城市”。
多座公园
4座郊野公园、2座森林公园、4座湿地公园、1座中央公园、2座主题公园以及多座综合公园、社区公园
7条绿道
198都市休闲绿道、二绕都市田园绿道、跳蹬河-彭三路田园休闲绿道、锦江人文绿道、鹿溪河休闲绿道等
5个旅游区
“两湖一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国际都市旅游休闲区、现代田园旅游体验区、高端工业旅游示范区等
7条旅游线
中部国际娱乐旅游线、南部养生文化旅游线、东山自然生态旅游线、龙泉山度假休闲旅游线等
周末坐在天府新区中央公园里晒晒太阳,节假日去龙泉山麓森林公园爬爬山,还可以沿鹿溪河休闲绿道,从三圣乡一直骑自行车到黑龙潭风景区……未来生活在天府新区里,每天你都可以这样变换花样看风景,享受别致的田园生活。根据规划,天府新区将构建“一区两楔八带”的生态绿地系统结构,打造“两轴、四带、九区、多点”的整体景观风貌结构。未来天府新区既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也有中央公园、主题公园,还有七条绿道可以骑行游玩。
生态绿地
一区两楔八带 打造新区绿肺
未来新区将呈现出一个“人居环境优良、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宜业宜商宜居的生态型新区。规划在天府新区内构建“一区两楔八带”的生态绿地系统结构。
龙泉山麓将新建森林公园
结合生态资源,规划了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在两个绿楔中,依托水系和人文资源建设4座郊野公园,分别为鹿溪源郊野公园、牧马山郊野公园、锦江郊野公园、跳蹬河郊野公园。
值得一提的是,新区还将着力建设两座森林公园:毛家湾森林公园与龙泉山麓森林公园,前者为扩建,后者为新增。此外,龙泉山东侧还规划龙泉湖湿地公园、五指湿地公园、武庙湿地公园和三岔湖湿地公园。
天府新区内有龙泉花果山风景名胜区、黄龙溪风景名胜区两处省级风景名胜区。一切与风景区无关的建设行为都要被禁止。
天府新区中央公园将成绿核
可以媲美纽约中央公园的“天府新区中央公园”,规划在天府铁路新客站周边结合组团生态绿带布局,沟通两大绿楔,成为天府新区的绿核,规模约2平方公里。
依托区内的河流水系,结合组团生态隔离绿带的布局,规划了4个带状公园,分别为锦江公园、元华路公园、新津南河公园、东风渠公园。新区还规划了“主题公园”,在龙泉山西侧山前建设东山娱乐主题公园,规模约1.5平方公里。
至于多个城市级综合公园,则以3公里的服务半径为标准,遍布新区多个地方。家门口也有社区公园可以逛,按照规划,它们会按照500-1000米的服务半径进行布置。
七条绿道供你假日骑游
新区规划了七条绿道,它们连接各级公园、公共服务中心、文化体育设施等,锻炼的同时还能一路看风景。
198都市休闲绿道:沿绕城高速198区域,串联三圣乡等多个都市休闲公园。
二绕都市田园绿道:沿二绕绿带,西起牧马山郊野公园,东至龙泉山山麓,串联中部绿楔和东山娱乐主题公园。
跳蹬河-彭三路田园休闲绿道:沿跳蹬河与彭三路,西起岷江,东至龙泉山山麓,串联黄龙古镇、中部绿楔、跳蹬河郊野公园等。
锦江人文绿道:沿锦江流域,北起绕城高速,南至老君山风景区,串联极地海洋公园、锦江历史公园、锦江郊野公园、黄龙古镇等。
鹿溪河休闲绿道:沿鹿溪河,北起三圣乡,南至黑龙潭风景区,沿鹿溪河串联中央公园、连接两大绿楔。
东风渠活力休闲绿道:沿东风渠,北起绕城高速绿带,南至黑龙潭风景区,串联经开区、龙泉山麓郊野公园、东山娱乐主题公园等。
龙泉山湿地公园绿道:沿龙泉山东侧沿山路,北起龙泉湖湿地公园,南至三岔湖湿地公园,串联沿线4个湿地公园。
总体风貌
两轴四带九区多点 让风光更旖旎
天府新区的整体景观风貌结构被规划为“两轴、四带、九区、多点”。
两轴为景观风貌轴线,包括“天府城市景观轴”和“锦江文化景观轴”,前者以现代城市风貌为主,可在重要节点处与水系和地形条件结合,控制较大水面,形成展现天府新区城市形象的主要景观风貌轴线,代表成都延续历史、创造辉煌的发展轴线。后者沿锦江从成都中心区向南经黄龙溪至岷江,两岸以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历史人文等风貌为主,形成展现成都的特色文化和田园风光的景观风貌轴线。
四带为特色景观风貌带,即五环路现代建筑景观带、二绕田园风光景观带、鹿溪河滨水休闲景观带、东风渠沿山特色旅游景观带。
九区为九个风貌片区:核心都市山水风貌区、科技文化特色风貌区、高技术产业特色风貌区、战略新兴产业特色风貌区、现代农业特色风貌区、高端制造特色风貌区、两湖一山特色风貌区、现代田园特色风貌区和生态休闲特色风貌区。各区呈现出既斑斓各异又相互协调融合的城市风貌。
多点为多个城市景观节点,包括城市中心区、区域中心、交通枢纽地区、城市出入口、历史文化街区、重要开敞空间等主要节点,以强化城市特征、突出城市形象为构建目标。
文化旅游
建7条精品线 开通轨道旅游专线
总体规划在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章节提出全面梳理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使新区建设保有历史痕迹。新区拟建设7条精品旅游线路,形成轨道旅游专线、观光巴士线、绿道、景区道路等在内的旅游交通体系。
天府新区旅游总体布局为“五个特色旅游区、七条精品旅游线、多个高端旅游景区景点”的发展格局。通过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实现旅游产业的集群化和高端化,形成国际知名的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五个特色旅游区为“两湖一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国际都市旅游休闲区、现代田园旅游体验区、高端工业旅游示范区、天府文化旅游休闲区。
七条精品旅游线为“三横四纵”。分别为“198”生态绿楔旅游线、中部国际娱乐旅游线、南部养生文化旅游线、锦江多元文化旅游线、鹿溪河科技田园旅游线、东山自然生态旅游线、龙泉山度假休闲旅游线。多个高端旅游景区景点分布在7条精品旅游线路上,将建成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大旅游项目。
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方面,规划了依托双流机场和天府铁路新客站的2个大型旅游集散中心。依托双流、龙泉、三岔湖、黄龙溪、籍田镇五处区级服务中心规划5个旅游集散地。
环境保护
“限制化肥、农药使用”,“限制重污染的各类产业进入”,“严格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规划中多个条款对污染设置“防火墙”,力图把污染挡在天府新区门外,以期实现到规划期末全区环境质量全面达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基本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区的目标。
关键数字 100%
水环境方面,总体规划设置了控制污染、改善河流水质、设置饮水水源达标率等目标。到规划期末,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区内的河流水体力争全面达到III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城市建成区内中水回用率达到30%。
关键数字 330天
规划提出了在期末实现“全区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330天”的目标,即空气质量指数要在100以下,达到优良的标准,为此,要在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行浓度控制。
关键数字 100瓦
此次总体规划中,专门对噪声和电磁污染作出设置:提出要让环境噪声得到有效控制,交通噪声污染有明显改善;在生活居住区禁止新增产生无线电干扰的射频装置。城市建成区内无线电发信机最大输出功率不得超过100瓦。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李秀明
近期实施重点
●以三岔湖、龙泉湖为重点提升“两湖一山”的生态和旅游功能;
●依托三圣花乡和黄龙古镇完善两大绿楔的生态保育和高端服务功能;
●保护和优化沿锦江、成都198和元华路两侧绿廊,构建游憩绿道。
川大经济学院教授、博导邓玲:
以生态文明为引领
进行新区建设
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邓玲看来,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之后,应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引领,融入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构建绿色、高端、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邓玲认为,天府新区是在中国转型进入“新常态”之后获批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思考,用什么样的创新眼光和思路来建设天府新区。”邓玲认为,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个重要环节。“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的生态环境建设,而是国家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邓玲看来,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起到引领作用。
邓玲期待,天府新区建设能够在全国率先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入新区建设。“我们一定要找到一条新路,引入生态文明理念后,不仅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要形成绿色、高端、有竞争力的产业。”
邓玲认为,如果天府新区能够成功将生态文明理念引入经济建设,除了有利于自身发展,还将推动整个成都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方面是增量,天府新区的产业形态很可能与成都现有的完全不同,能够优化成都的产业结构;一方面是存量,能够对成都现有的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她说,这对成都产业的高端化、生态化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都期待天府新区成为快速绿色增长的一个典范。”她说,“建设中除了考虑自然生态的承载力,还应该考虑经济的承载能力和社会的承载能力。”
通过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天府新区应尝试体制机制的创新,使这里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成功案例。“人们在这里能够愉快地、安全地工作和生活。天府新区应该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多方面生态文明的区域,在全国成为一个新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