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 楼市动态

楼市:进入增速换挡期

来源:中国城乡金融报    发布时间:2014年8月14日    更新时间:2014/8/14 10:09:10    

    7月29日起,杭州楼市开始限购松绑,并迅速传导至浙江多个地级市。何止浙江,目前全国46个限购城市除4个一线城市外,其余城市纷纷不同程度限购松绑,楼市开始进入差别化调控。

  限购取消后起色不大

  杭州限购松绑后,笔者在各大楼盘跑了一圈。售楼小姐说,楼市人气比以前旺,但观望多于下单,靠近主城区的一些楼盘成交量放大,带动杭州销售有所反弹。据透明售房网的数据,松绑第一周杭州主城区新建商品房签约798套,环比上升58.02%。但是萧山区(偏郊区)商品房签约198套,却比前一周减少153套,仍处于下滑态势。

  分析原因,这是因为杭州是有条件的区域性限购松绑。杭州主城区限购松绑只限于140平方米及以上住房,想购买14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要到萧山区、余杭区(偏郊区),这些地区限购全面放开。这种有条件的松绑是差别化调控政策驱动楼市区域性、结构性深度调整。

  素有中国楼市风向标之称的温州楼市,房价曾连续下跌34个月,到去年底,温州房价与顶峰期相比缩水近30%。7月29日取消限购后,其成交量依旧下滑。据新浪乐居温州站数据显示,取消限购后的第一周,温州市网签共437套,较前一周下滑约38.97%,难抑楼市颓势。

  据笔者所知,济南、长春、宁波等城市,取消限购后成交量起色均不大,有的还在回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冰消融也非限购松绑就能奏效。限购松绑后,即使短期成交量有所放大也难以持久。同时还须看到,限购政策调整不能与国家“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大政策相悖。国家不允许地方政府盲目“托市”,以制造楼市复苏假象。因为这无法改变供求总量和结构严重失衡的局面,还会导致楼市调整时机的错失。因地制宜、分类调控,将成为房地产市场的常态。

  “弃房断供”背后的信用缺失

  黄先生于4年前按揭贷款买了一套175平方米的豪宅,需归还的贷款本息总额754.5万元,而该豪宅目前市价约在680万元。黄先生的豪宅变成“负资产”后,他选择了“弃房断供”。于是,他被其贷款行起诉了。截至去年7月末,温州地区有各类“弃房”案例595例,产生按揭不良贷款余额4.13亿元。

  “我爱我家”一房产中介告诉笔者,“一些豪宅价格至少在600万以上,逾千万的很普遍,那些投资客见房价下跌,贷款本息超过房价,就不要房子了,宁愿亏损首付和已支付的利息。”为此,笔者咨询了在农行任职的何律师,“当初购房时亲笔签订购房合同,现在因房价下跌违约,甚至"弃房断供"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事实也是如此,住房按揭贷款一般以房产作为抵押,客户贷款逾期不还,被银行起诉后,如果没有别的资产偿还贷款,法院通常会拍卖房产。如果拍卖的资金不足以偿还银行贷款,法院还会追缴客户的其他资产来偿还。

  投资房产房价上涨了,安心得利;房价下跌亏损了,“弃房断供”,把风险扔给银行。客户这样做,亏损的不仅是资金,还有比资金更重要的个人信用。目前,我国已提出将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的方案。“弃房供断”会给个人信用增加不良记录,将付出惨痛代价。“无信不立”,无信寸步难行。

  房地产进入增速换挡期

  “现在是楼市抄底的好时机!”在杭州主城区一些楼盘前,笔者遇到温州、台州一些炒房客忙于收集楼盘信息,想抄底。其实,限购松绑并非楼市见底信号,恰恰是差别化调控的开始,自此,房地产或进入增速换挡期。

  “限购取消,但银行房贷没有松动,作用有限。因为即便是降价促销,没有按揭还是买不起房。”市场呼声并没有让银行对房贷松动。因为在房地产调整期内,银行重在强化风险控制。即便偶尔有银行松动,如杭州招商银行目前可将二套房贷放松至首付三成,但门槛过高,贷款利率依旧上浮10%。多年累积形成的高房价,把大量刚需者拒之楼市门外。此前,央行提出优先满足首套房贷和合理利率,但成效不大。现实是有自住需求者还是无法承受高房价。高房价滑落,也只能跌回到改善型群体所能承受的房价内。

  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总体增速下降或同比下降,不少城市结构性过剩,贷款偏紧等,房地产已进入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期和政策完善期。下半年楼市将从“分类调控”切换到“去库存”为重点,而且要与房地产项目结构调整和完善周边配套设施紧密结合。从中长期看,监管层将通过加快房产税改革试点、户籍制度改革、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棚户区改造等,促进楼市平稳可持续发展。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