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 楼市动态

保利蓝光稳坐百亿俱乐部 2014年再迎新成员加盟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9日    更新时间:2013/12/19 9:23:58    

市场份额集中加剧,房产巨头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除了保利、蓝光、绿地毫无悬念的在2013年踏进成都百亿俱乐部后,那么,2014年又会有哪些新成员加盟百亿俱乐部?“事实上,销售破百亿的企业数量也标志着成都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的地位。”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

蓝光、保利稳坐百亿俱乐部

一直以来,一年销售100亿的区域市场,只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因为蓝光和保利,成都正式进入房企年销售百亿俱乐部的阵营。就保利而言,此前单一城市销售过百亿的也仅有北京和广州。业内人士分析,从2012年的销售数据来看,蓝光则完成了125亿元的销售额,保利为96亿。如果以50亿元作为一个分水岭的话,在成都市场2012年实现50亿元以上销售额的企业分别是蓝光、保利、绿地、中海、万科、华润、龙湖几家。

过去5年,保利、蓝光等房企的飞速发展,重要背景是成都经济水平和城市建设水平突飞猛进。据统计,2008年,成都市的GDP为3900亿元,常住人口约1100万人。而到了2013年,成都的GDP有望突破9000亿元,冲刺“万亿级”。在中国副省级城市中,目前只有广州和深圳一线城市超过了GDP过万亿,万亿GDP也是成都城市地位向一线城市进军的标志性指标。五年来,成都增加了300万常住人口,按照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的标准来计算,这一增长将带来9000万平方米的居住需求。“这为实力房企的破百亿提供了保障。”

提前预判实力房企频出手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讲,保利、蓝光等房企在成都实现百亿目标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成都市场上的品牌房企齐聚,各大开发商的数量在全国都数一数二。据统计,在2013年上半年全国销售排名前20的品牌企业中,有16家进入了成都市场。而且在成都本地,还有多个年销售额不低于40亿元的本土实力企业参与竞争。

2013年,蓝光实现了多年梦寐以求的“借壳上市”,继续在成都市场以前十月销售125亿的业绩领跑市场,成为年度销冠最有力竞争者之一。2013年,蓝光布局全国,省内和省外共有39个项目在建,开发面积超过800万平方米。同样,1-10月,保利地产在成都的销售金额已突破100亿,成绩比肩东部发达城市的品牌房企。12月20日,绿地西南事业部全年销售额为100亿。

看上去轻松完成的年度目标,和这些房企的提前规划,任务甚至分解到每一天是密不可分的。

蓝光相关负责人分析,为了完成目标,今年年初蓝光就精准定位刚需群体,凭借COCO系产品在主城区的全面开花,几乎每个月都领跑成都楼市,春交会更是劲销6.8亿元。6月底,在成都楼市半年榜单上,蓝光夺得多项销售冠军,领先楼市上半程。6月以后蓝光更是没有放过每一个营销节点,再次博得万众关注。

同样,早在2012年,保利就为2013年的发展提前进行了预判和布局。

从2012年初保利频繁在土地市场出手,拿到了包括香槟光华、保利叶语、玫瑰花语、梧桐语、春天花语在内的多个项目。这些地块的面积大多数都在100亩以下,处于准成熟区域。通过保利花语系,保利成功抢占刚需三房市场。据保利地产成都公司的负责人介绍,保利花语系在2013年的百亿业绩中,贡献比例接近一半。

万科、中海、国嘉百亿俱乐部有力争夺者

“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持续深入,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强者恒强的态势已经成为行业共识,龙头企业的领先优势会进一步增强。”除了已经进入百亿的保利、蓝光、绿地,明年,万科、中海、国嘉也将是百亿俱乐部的有力争夺者。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2014年,国嘉地产极有可能接近或者突破百亿销售目标,跻身国内一流房地产开发企业。”业内人士分析,作为一家立足于成都开发本土房企,国嘉地产的战略布局极有可能成为成都本土蓝光之后的第二个破百亿的房企。

分析人士指出,百亿房企阵营扩大原因有两个:首先,从发展规律的角度看,房地产开发企业行业集中度将会越来越大,百亿企业越来越多是该规律发展的必然。

其次,从调控的角度,在严厉的限购、限贷政策作用之下,中小开发企业的政策适应能力及发展空间逐渐变小。“除了深耕细作,开发商的产品定位应满足主流需求,在市场调控下,聚焦刚需产品、合理定价、竭力提升产品性价比,以求率先抢占刚需市场、保障业绩稳定增长,通过加推高端项目提升业绩与盈利空间,使得百亿房企实现业绩与质量的突破。”业内人士说。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