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学习资料 -> 市场调研
您的搜索条件: 无,分类:所有
分类检索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分享新型城镇化红利
成都慧人房产人才网      2013/5/2 13:36:56     
  深色条纹西服、一头华发,昨日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人文社科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代表蔡继明抵蓉,就“成都的新型城镇化所取得的红利”这一话题接受了成都媒体的采访。在蔡继明看来,成都正在分享新型城镇化带来的红利,“成都正在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正是这一红利的具体表现之一。”
  谈城镇化
  成都应做出更大贡献
  蔡继明对成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的举措非常了解,“成都一直在进行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因此在国内专家研究城镇化课题时,成都都会进入他们的关注范围。
  在蔡继明眼中,成都已经通过自身的努力,开始分享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所带来的红利。蔡继明告诉记者,他看过成都近年来的经济数据。从数据中发现成都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增速在2012年达到了14.2%,而同年全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平均增速13.5%,成都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成都城乡收入的差距缩小速度远远快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说明成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新型城镇化红利。”
  蔡继明还谈到,在成都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有统一的失业登记,能够得到一致的就业帮助,保障房政策也是统一的,“这说明城市的公共服务在向农村延伸,惠及所有成都人,这样的政策下‘城市二元结构’难题已在成都破解。”
  蔡继明对于成都在全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有着更多的期待,“我了解到天府新区的规划,这对于成都乃至四川的城镇化都将起到深远的影响。”蔡继明一直坚持应当发展多个户籍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而成都应当成为其中一个,“结合已有大量的有益探索,以及天府新区将带来的巨大改变,成都应当在中国未来的城镇化推进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谈产业
  成都有优势有机遇
  当前沿海地区的产业进行西迁,这对于成都推进新型城镇化,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有很积极的因素,成都位处西部,东部产业转移时一定会辐射到成都。”蔡继明说,成都在人口、资源、土地方面具有承接产业的优势,因此这一定会成为成都的新机遇。此外,成都所具有的辐射功能还能够将优势延伸到更西的地区,“成都是中国面向中亚开放的窗口,成都不仅能够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还能成为我国连接中亚的中转点,成都是一座有着承东启西作用的重要节点城市。”
  不过蔡继明也提到,发达国家在转移产业时,不少高耗落后的产业也借机向外输出,而成都是一座宜业宜商宜居宜游的优美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必须谨慎选择,选优选新,将承接产业与城市绿色发展契合起来。
  蔡继明坚持,我国不能简单地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要注重第二产业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而成都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规划三大产业的比重,不仅要发展好第二产业,也要很好地规划和发展好旅游等第三产业。